大发靠谱的平台 - 大发靠谱的平台
大发靠谱的平台2020-12-19

光伏去年四季度业绩分化显著,或成今年利润格局演变前兆******

  2022年光伏产业链价格疯狂博弈 ,硅料价格“狂飙”10个月后突然暴跌、组件厂备受上游成本压力 ,各环节盈利情况 是投资者关注焦点。

  目前,80只光伏股中已有56家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 。整体来看,26家预增、5家略增 、8家扭亏 、1家续盈、5家预减 、4家首亏、5家续亏,预喜率74.07% 。最“吸金” 的仍 是上游材料环节 ,组件端虽然全年直面成本压力 ,但龙头厂商的业绩增速仍可圈可点 。

  2023年光伏产业发展进程仍是新能源行业的最大看点。目前看 ,产业链价格延续了去年大幅震荡 的走势 ,硅料价格“雪崩”后大幅反弹 ,直面终端的组件厂能否多挣三五斗引人关注 。

  上游利润全年称王 ,但Q4增速明显分化

  7家千亿光伏股 ,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阳光电源(300274.SZ) 、晶澳科技(002459.SZ) 、晶科能源(688223.SH) 、天合光能(688599.SH) 、TCL中环(002129.SZ)2022年业绩均为预增 。

  通威股份受益于硅料价格高位运行,成为去年全年最赚钱 的光伏企业 ,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0%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2亿~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另一家硅料企业大全能源(688303.SH)预计全年净利润190亿~192亿元,净利规模位列第二 。

  “硅片双雄”隆基绿能与TCL中环的净利润增幅均超六成 ,但增速放缓趋势已现。隆基绿能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155亿元,同比增60%~71% ;TCL中环预计净利润为66亿~71亿元 ,同比增长63.79%~76.2%。

  2022年11月~12月 ,硅料 、硅片价格急转直下,导致相应环节企业单季度业绩增速放缓明显,这也使得光伏行业2022年第四季度盈利增速分化明显 。

  以通威股份为例,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Q4归母净利润34.7亿~54.7亿元,环比下降42.5%~6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0.19亿~60.19亿元 ,环比下降36.6%~57.6% 。

  硅片端,隆基绿能与TCL中环Q4业绩也出现明显下滑。其中,隆基2022年Q4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45.2亿元,同比增长130%~196%,环比减少21.6%至增长0.6%;TCL中环 的降幅更为明显 ,2022年Q4实现归母净利16亿元~21亿元,环比减少23.20%至增长0.80% 。

  2022年度国内TOP20组件企业的出货量近300GW,其中仅TOP10企业便超250GW 。在下游装机需求高增的背景下 ,市场份额稳定 的组件头部厂商展现出更稳定的业绩增速。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预计净利润增速中枢值均超过100%。

  晶澳科技的全年业绩增速位居组件厂第一。2022年预计出货组件40GW以上 ,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56亿元,同比预增135.45%~174.69%。

  另外,2022年是各大上市公司“跨界”光伏 的大年 ,从目前已披露 的业绩表现来看 ,多数“跨界追光者”尚未兑现光伏业务收益。皇氏集团(002329.SZ)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公司上市后多次进行业务转型,于2022年宣布进军光伏行业,今年以来 ,皇氏集团又成立子公司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 。而从业绩预告情况来看,皇氏集团 的光伏业务突破仍需时日,公司预计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1.11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5.2亿元 。

  硅料价格再度抬头 ,2023或成洗牌开局年

  2023年正值“十四五”关键之年,市场各方普遍对2023年光伏装机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按照国家能源局预估,2023年风光新增装机将达1.6亿千瓦,延续2022年风光3:7比例 ,即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将超110GW 。目前也有咨询机构预测 ,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或超130GW。

  一方面 ,硅料新增产能不断释放给予价格的下行压力,下游成本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海外光伏需求 的增长态势来看,2~3月份有望延续1月份“淡季不淡”走势 。

  然而,春节过后,前期雪崩的硅料价格大幅反弹 ,再度令市场担忧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放缓对需求的影响。

  2月1日 ,硅业分会发布最新多晶硅价格,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0.0万~23.2万元/吨 ,成交均价21.75万元/吨,环比节前价格涨幅为31.02% ;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19.8万元~23.0万元/吨,成交均价21.52万元/吨,环比节前价格涨幅为31.22%。而从2022年11月中旬起 ,硅料价格曾一度腰斩 。

  对于价格大幅反弹 ,硅业分会表示 ,除了两周价格积累外,一方面硅片企业开工率大幅提升,硅料需求有相对可观 的增量 ;另一方面 ,硅片企业的原料消化殆尽 ,节后第一周硅料采购需求大幅增加 ,支撑硅料价格延续上涨走势。

  某光伏行业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短期内硅料硅片价格向上标志着年后各项目如期开工。“价格上涨分两方面看 ,目前来看 ,春节后开工率还 是比较高 的 ,需求真实存在,使得硅料硅片价格突然走高 。”他对记者说,“中长期看 ,去年四季度开始 ,硅料新增产能大量释放 ,整体库存水平还是比较可观的 ,往后看硅料产能不会 是制约行业发展 的主要矛盾 ,供大于求的局面或长期存在 。”

  硅料环节释放 的利润空间将向下分配。随着节后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 ,组件价格小幅回升,部分厂商从每瓦1.65元回升至每瓦1.7元~1.75元,高于每瓦1.8元尚难被接受 。

  产业链利润再分配之际,以隆基 、通威为代表 的一体化龙头仍然在不断加码扩张产能 。半个月前,隆基绿能继续加码一体化布局,公司宣布拟投资452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通威股份2022年四季度组件业务进入发展初期,预计小幅亏损 ,公司继于盐城市投资40亿元建设25GW组件产能后,又于南通市投资40亿元 ,建设25GW组件产能 ,2023年底前有望投产 。

  “大厂走一体化用资金优势 、规模优势 、先发优势不断扩张产能,使得后加入市场 的光伏玩家和二三线厂商压力会比较大。一体化的大规模、低成本可能使得部分环节 的利润更加集中,年内小厂商的洗牌趋势或会逐渐显现。”前述光伏人士说。

大发靠谱的平台

跨文化视域下国际传播语境初探******

  毕永光

  【提要】叙事语境是对外话语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传播 的跨文化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不同文化间的语境藩篱 ,从语言、图像符号的信息本质入手,以“平实的陈述 ,生动的表达”构建叙事语境,减少“中国声音”跨文化传递 的失真率 ,提高“中国故事”的易读性和亲和力,为对外传播在域外“入脑赢心”创造条件。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叙事语境 传播艺术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传播产品的供给不断丰富 ,网络 、通信等技术保障日益完善 ,对外传播渠道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与海外媒体开展内容采集、制作、播发等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

  2021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 的规律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硬件和渠道建设之外 ,国际传播软件建设不可或缺 ,更 是难点所在 。“软件” 是传播内容 ,更 是支撑内容的话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叙事语境 是关键一环 。通过文字、图片 、声音 、视频媒介制作的任何单一和多媒介传播产品都存在叙事语境,检验国际传播叙事语境成效的标准是跨文化的“穿透力” ,即对域外受众“入脑赢心” 的能力 。

  一、跨文化传播需要跨越语境鸿沟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 的成员所进行 的信息交流行为与传播过程 。[1] 跨文化传播 的障碍在于,当一个信息离开它被编码 的文化 ,进入另一种文化并被解码时,可能被误读 ,甚至反向解读 。

  (一)中国对外传播的语境障碍

  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国外传播理论界通常把世界六大宗教作为文化板块区隔 的重要参照,以基督教(包含天主教 、东正教和基督教)、犹太教 、伊斯兰教 、印度教 、佛教和儒教(儒家思想)为底色描绘世界文化版图的框架。[2] 当然 ,这种划分是粗线条 的,相同区域性宗教与各国本土宗教信仰、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等相结合,又生发出文化 的复杂性差异 ,受儒家思想影响 的中国、日本 、韩国 、越南等国家之间的传播具有显而易见的跨文化传播属性 。

  当前,对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 的文化传播是中国开展国际传播 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东西方价值观差异造成 的“语境鸿沟”是必须面对 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 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主义 ,而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 的底层价值观,这种差异在东西方国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社会实践中表露得很充分。二 是“权力距离”的差异。荷兰传播学者霍夫斯泰德提出,在一个特定文化范畴中社会成员与权力之间的距离 是重要的价值观维度 。东方社会被认为是“高权力距离社会” ,即认同权力 是社会 的一部分,社会组织往往显示出集权性,而西方社会则相反。三是“高语境与低语境” 的差异。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发现 ,东方社会的高语境文化更加依赖含蓄、间接的表达及非语言交流 ,而西方社会则是低语境文化,喜欢开门见山、直接的语言表达 。

  中国开展对外传播除需克服价值观差异带来 的障碍,还需面对西方对东方历史形成的偏见与歧视 ,以及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当代中国崛起 的刻意抹黑与打压 ,令跨文化传播难度进一步增大 。

  (二)寻求语境最大公约数和共情点

  当前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深入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 ,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文化之间 的鸿沟客观存在,难以填平 ,但在其上搭建一座“便桥”,保障传播信息 的跨文化抵达 是可以做到的 ,这就需要寻求语境最大公约数和共情点 。

  语境最大公约数和共情点有两个层面 。一是叙事层面。中国 的对外传播要向低语境文化“降维” ,回归语言及图像等符号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删繁就简,在叙事方式及背景关联上力求简洁明了 ,化解不同文化背景受众 的解读障碍。简洁明了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还需要生动活泼 的表达 ,增加亲和力 。当年 ,周恩来总理向国外受众介绍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时 ,把它称为“中国 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经典的跨文化传播案例。二是价值观层面。“寻找共同点”始终是跨文化传播 的密钥。我们的国际传播产品在宏观上需将中国特色文化融入和平 、发展 、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中观上需体现法治、低碳环保、人道主义等普遍认同的理念,微观上则要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弘扬人类情感的暖色与人性的光辉。这样 的语境才易于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中引发共鸣 。

  在国际传播中 ,语言翻译固然重要,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不 是决定性的 。一方面 ,只有符合跨文化传播规律文本的翻译才会有理想 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机器翻译不断成熟 的背景下 ,一个好的中文文本同样具备国际传播的多种可能性 。

  二 、当前对外传播的语境落差

  对外传播场景包括媒体对外报道 ,展会 、论坛、招商等场合及网站、新媒体上的对外宣介 ,与外国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的沟通交流,在海外媒体上的形象展示等 。我们很重视对外传播,但实操中往往受制于长期身处其中的文化语境 ,跨文化传播创新思考 、实践经验尚有不足 ,对外传播产品在叙事语境上还存在一些局限 ,影响国际传播实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调子过高

  在国内传播环境中 ,内宣体 、文件体、企宣体、网络体等语境范式,如果不用跨文化传播思维加以“再编码”,有意识地进行受众场景转换 ,形成全新的对外语境 ,很容易造成在国际传播中调门过高 、“用力过猛” 。主要表现为照搬政治话语、宏观铺陈、自我夸大、结论先行等,这就等于在外国受众面前立了一堵墙,很难达到传播效果 。

  (二)意图外露

  当下中国开展国际传播 ,就 是为影响广大对中国不了解甚至有误解和负面看法 的国外受众,转变他们的看法,扩大中国的“国际朋友圈”,服务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 ,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劝服”属性 。但 是 ,在叙事中直陈我们 的“劝服性意图”,或把官方政策取向直接移植到对外语境中无疑是不明智的 。传播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隐秘动机”始终 是敏感 的。如果受众感到传播方有明显 的说服意图 ,很可能会觉得对方有所图谋,从而不肯相信相关信息 。[3]

  (三)用语不够平实、清晰

  语言符号有约定性、抽象性、多义性 ,使用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准确传递信息并非易事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但在对外传播语境中,要把便于海外受众准确接受放在第一位,不应迷恋于华丽的词汇、恢弘 的排比 、复杂 的句式 。堆砌辞藻貌似高大上,却损害了语言表意 的基本功能。因此 ,对外叙事提倡“白描式”陈述,少用或不用形容词 、副词 ,避免使用令海外受众费解的政治术语、“热词”、简称 ,如“弯道超车”“政策洼地”“热土”“海丝”等。另外 ,网络体有生动的一面,但网络空间文化区隔性较大 ,网络词汇是深厚 的本土社会文化土壤的产物,通用性不强 ,并不适用于跨文化传播 。对外叙事使用网络词汇、“热梗” ,难免遭遇“尬聊”。

  (四)缺乏好故事

  近年来 ,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对外传播产品中故事不少,但好故事、能在不同文化背景受众中引发共鸣 的故事还是不多 。讲故事关键要见人、见事 、见细节、见情感,要能打动人,避免套路化的叙事。故事 的形态是多样的 ,有宏大 的故事 ,也有普通人 的故事;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片、视频也可以讲故事 ;可以是完整的故事,也可以 是嵌入式 的小故事 ,一句话、一张图 、一个短视频都可以承载一个精彩 的故事 。比如北京冬奥会 的点火仪式,“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小故事就把低碳环保理念与中华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以上说的主要是“术” 的不足 ,这些问题 的解决关键在“道” ,即在价值观层面更好地“融通中外”,寻找对外传播语境最大公约数 。

  对外传播首要目标 是信息抵达,最佳也 是最难达到 的效果是实现共情 ,既让海外受众“心有戚戚然”。要达致共情 ,必须有“移情” 的能力,即认识和理解他人看法和感受 ,并以令人容易接受 的方式传递这种理解 的能力。[4] 要具有这种能力,就要求传播者虚心了解传播对象国和地区 的历史、文化 ,了解当地受众的认知习惯 ,做到知己知彼,因地施策 ,分众传播。

  三 、构建国际传播语境应着眼于提高跨文化亲和力

  (一)倡导“平实的陈述 ,生动的表达”

  中国新闻社在长期从事对外传播实践中形成了“中新风格” ,在叙事语境营造上主张增加人情味,摒弃宣传味 ,采用民间视角和海外受众习惯的语言 ,努力做到“长话短说 、官话民说、硬话软说 、空话不说” 。[5] 近年来 ,中新社进一步提出“中话西说” ,探索用融通中外的理念开拓跨文化传播 的新路径 ,并开辟了以“理性对话 ,文明互鉴”为主旨 的学理性专栏《东西问》 。

  构建国际传播语境应以“平实的陈述 ,生动的表达”为基本导向 。平实的陈述便于理解 ,生动 的表达易于接受 ,这 是提高传播产品跨文化亲和力的内在要求。

  “平实的陈述”中 的“平实”是指用平实的态度、平实的语言讲述事实 ,语汇 的指代应该 是具体的、清晰的而非抽象 的 、模糊 的,在叙事中降低中国高语境文化中表意“虚” 的部分 ;“陈述”就 是有条理地说出,区别于抒情 ,更不 是煽情。由于文化背景 的差异 ,在对外传播中期待用内宣方式煽情、制造“泪点”是不现实 的。

  在传播实践中,对内容 的生动表达往往易于被受众接受且不易被遗忘 。“生动 的表达”体现在标题制作 、语言组织 、叙事架构等方面 ,以小见大、细节、现场感 、生活气息 、人情味等都可以成为生动表达 的载体 。

  “生动的表达”还应该是简短的。简短 是传播内容的浓缩状态,有助提高对外传播效率;另一方面,在当今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为主的时代,简短的内容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纳 。因此 ,在国际传播中应用语言符号时应提倡短文、短句、短段落 ,力戒穿靴戴帽 、拖泥带水。当然,简短的内涵是注重对传播内容 的提炼 ,并非简单 的篇幅长短问题。

  (二)重视摄影和视听作品在国际传播中 的“破圈”效应

  视听作品包括影视、音像、视频等形式。摄影和视听作品对语言依赖较小,更适合在不同文化圈之间传播。加之国际传播有“浅传播”的特征,即让外国普通受众对中国有一个大致 的、表象的正面印象就达到了有效传播的目的,这也让摄影和视听作品有了发挥的广阔空间。

  “平实 的陈述,生动 的表达”同样适用于视觉和听觉作品 。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例 ,对外国观众而言 ,他们通过屏幕看到 的就是一个带有丰富中国元素 的视听作品。在举世瞩目 的时间节点,开幕式展示了当代中国人 的开放 、自信,中华文化的简约 、大气 、唯美 、灵动 ,自然成为以一当百 的中国形象宣传片 。

  李子柒则是民间对外传播 的典型案例 。她拍摄 的展示田园生活的视频作品将中国节气、节日、民俗等文化融入衣食住行之中 ,以精致质朴的画面见长 ,没有配音 ,更没有英文字幕,但这并不妨碍她在海外社交平台拥有上千万粉丝 。

  视觉形象塑造也 是敌视中国 的西方势力攻击 、抹黑中国的“武器”。充满歧视意味的中国男子“傅满洲”形象及近些年频现 的“眯眯眼”中国女性形象就 是通过视听产品及平面广告等方式传播的 ,BBC 在报道中国 的图片及视频上加“阴间滤镜” 的操作更 是西方新闻史上 的一个丑闻。与之相反,不久前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 的中国摄影师罗冰 的反种族歧视作品《All in Love》 ,则给外国受众呈现了一个看待中国女性的正向视野。

  发挥摄影和视听作品在国际传播中 的“奇兵”作用 ,需要把跨文化传播 的理念融入策划 、拍摄 、后期制作 、平台播发各个环节中 ,优化叙事语境,不断推出“中国视角,国际表达”的制作精良 、有感染力 的作品 。完成这个目标既任重道远 ,又大有可为 。

  四 、结语

  做好国际传播关键在人 。要重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加强外派 、交流,积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从事传播工作的经验;吸收海归人士、外籍人士加入国际传播 ,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就为福建 的对外传播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在中国学习 、工作 、生活的外籍网红是中国开展国际传播需要涵养的重要资源,应为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必要 的便利 。在当前 的“自媒体”时代,中国公众每天通过镜头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着中国的方方面面 ,也是国际传播 的生力军 。应鼓励公众探索国际传播的有效路径和叙事语境 ,充分利用海外社交账号开展传播,让更多 的“李子柒们”成为当代中国 的民间“形象代言人” 。

  (作者系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融媒体中心主任 ,文章刊于《东南传播》2022 年第 3 期)

  国际传播界·2022 年 第 7 期

  注释 :

  [1] 邱沛篁等 . 新闻传播百科全书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4](美)萨莫瓦等著 ,闵惠泉等译 . 跨文化传播(第六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1-89 ,314

  [3](美)洛厄里 、(美)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 .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的里程碑(第三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07-108

  [5] 中国新闻社记者手册 [M]. 北京:中国新闻社 ,2014.23-24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靠谱的平台地图